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关于孝的五言律诗
关于孝的格言
1、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先秦)孟子
2、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3、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先秦)《孝经》
4、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先秦) 《庄子外篇山木》
6、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先秦)《孟子万章下》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先秦)孟子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9、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先秦)《礼记》
10、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1、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12、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先秦)《孟子离娄上》
1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
14、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6、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清)王永彬
17、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18、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先秦)《礼记》
19、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先秦)孔子
20、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先秦)孟子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先秦)《论语》
22、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23、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已;腹心相结者,谓之知心。(明) 冯梦龙
24、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25、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26、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唐) 李端
27、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先秦)《论语学而》
28、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
查看更多>>蔡襄《神州五戒》人之子孝,本于养亲以顺其志
人之子孝,本于养亲以顺其志,死生不违于礼,是孝诚之至也。观今之俗,贫富之家,多于父母异财,兄弟分养,乃至纤悉无有不校;及其亡也,破产卖宅,以为酒肴,设劳亲知,施于浮图,以求冥福。原其为心,不在于亲,将以夸胜于人,是不知为孝之本也。生则尽养,死不妄费,如此岂不善乎?
【译文】
作为子女的孝顺,根本在依照他们的想法来赡养父母,生前死后都不违反礼仪,这才是孝顺最诚恳的境界。观察当今的民俗,贫穷富裕人家,大多与父母分家,各蓄家产,兄弟分担赡养,甚至细微的事情都要计较;等他们死后,停止经营变卖房产,认为用酒席菜肴设宴招待亲友,舍钱给僧人,施惠于佛祖,来求得死后在阴间享福。原本他内心,不在父母亲,只是向人夸赞自己很孝顺,这是不知道孝顺的根本。活着时就尽心赡养,死后不胡乱破费,这样难道不是更好些吗?
【小传】
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福建仙游枫亭人,北宋名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宋代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与苏东坡、黄庭坚和米芾并称为宋代四大书法家。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为官近40载,先后担任过知制诰、龙图阁直学上、枢密院商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上等职,并出任福建路转运使,泉州、开封和杭州等地知州(府)。还丁庆历五年(1045年)至七年(1047年)、嘉祐元年(1056年)至三年( 1058年)两次出知福州。蔡襄治理福州期间,忠于职守,勤于政事,为官清正,关心民谟,礼贤劝学,政绩卓著。他所撰《荔枝谱》与《茶录》,均是世界最早介绍荔枝、茶叶的专著,著有诗词370首,奏议64篇,杂文584篇,收入《蔡忠惠公文集》。
蔡襄在任内兴办学校,提倡读经。当时,福建的儒生为应科举,专习诗赋。蔡襄认为要造就经国人才,必须倡读经书。为此,蔡襄礼聘乡贤周希孟、陈襄、郑穆和陈烈等人执教,为数百名学生开讲经书,并亲至学舍,执经讲问。
蔡襄还制定颁布《福州五戒》、《山头斋会戒》和《教民十六事》,反对崇信鬼神,反对婚丧嫁娶铺张浪费,反对土地兼并和富人剥削贫民,提倡节俭和家庭和睦、人与人之问应和谐相处,从此闽中鄙陋风俗大变,良好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
当时士人重视学习诗赋以应科举,不重视经世之术的学习。为了纠正当时儒生沉溺于雕琢文章的积弊,蔡襄注重实际 查看更多>>
经典五言律诗
1、《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9、《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0、《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1、《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2、《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馀钟磬音。
14、《赠孟浩然》
唐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
15、《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
查看更多>>1、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4、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5、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6、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7、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9、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0、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11、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12、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13、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14、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15、大孝终身慕父母。孟轲
16、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17、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18、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9、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王永彬
20、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2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22、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23、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24、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2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2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8、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29、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30、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31、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32、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33、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34、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35、
查看更多>>